“協作區成立以來,無論是監督工作、線索處置還是廉潔文化建設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,2023年還要繼續強化協作區聯合辦案,貫通協同的工作合力……”近日,南陵縣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在紀檢監察協作區交流研討會上,對協作區成績加以肯定、提出要求。
為破解鄉鎮人情干擾、力量不足等難題,該縣紀委監委將轄區內8個鄉鎮按照就近整合、便于指導、利于工作等標準進行劃分,掛牌成立第一、第二紀檢監察協作區,整合監督力量、健全監督機制、創新監督方式,切實提高鄉鎮紀檢監察機構執紀執法工作水平,讓基層監督真正“長牙”“帶電”。
在要素保障上,制定并印發《南陵縣紀委監委關于設立鎮紀檢監察協作區的實施方案(試行)》,每個協作區由縣紀委監委領導班子成員牽頭,紀檢監察室主任為負責人,“紀檢監察室+鎮紀委副書記或專職紀檢監察干部”為組成人員,日常統一集中辦公,互助互學。同時規范組織設置鎮紀檢監察辦公室,做到職責任務、制度流程規范上墻,檔案管理規范有序,細化協作區日常工作,明確人員組成,做到分工明確、責任到人,提升協作區工作規范化制度化水平。
“協作區真正破解了紀檢監察系統辦案力量不足、不均衡,熟人監督不愿辦等難題。”為深化協作區聯動,該縣紀委監委在監督檢查、審查調查、線索管理、辦案安全、廉政教育等方面對鎮紀檢監察工作提供專業指導,在面對疑難復雜或者查辦有阻力的相關問題線索時,由縣紀委監委以“一事一授權”方式進行提級、交叉辦理。2023年以來,鎮紀檢監察協作區共受理問題線索46件,充分發揮了協作區聯動作用。
同時,該縣紀檢監察協作區積極探索發揮“不想腐”的思想教育優勢,推深做實執紀審查“后半篇文章”。充分挖掘各鎮本土廉潔文化元素,借助本土歷史文化與基層干部群眾的天然親近感,將傳統文化價值與新時代黨員干部要求進行延伸轉化,深抓紀律教育,學習反腐案例,重點強化培育紀檢干部廉潔意識。協作區成立以來,通過播放廉政警示教育片、參觀家風家訓館等方式累計開展廉政教育20余次,受教育600余人次。
“建立紀檢監察協作區是打通全面從嚴治黨‘最后一公里’的有效途徑。”該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,今后要立足協作區的職能定位,推深做實監督檢查、審查調查和廉政教育工作,有效震懾基層“蠅貪”“微腐”,開創南陵紀檢監察工作新局面。